導語
為貫徹落實商務部等9部門近日印發《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消費擴容升級的若干措施》,湖南省金領瑋業職業培訓學校于2025年4月18日至4月26日開展了202502期“湘妹子康養家政工-母嬰護理員”職業培訓,共有47名學員參與母嬰護理 。本報告基于學員就業需求調查數據,結合行業趨勢與政策導向,系統分析母嬰護理員群體的就業特點,并提出針對性建議,旨在推動長沙市母嬰護理行業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的高效銜接。
一、基礎數據統計與分析
1. 年齡分布
45歲及以下:21人(44.6%)母嬰護理 ,其中80后19人(44%),90后7人(15%),00后2人(4%)
45歲以上:26人(55.4%)
特點:學員年齡以中年為主,與母嬰護理行業從業者普遍年齡(35-50歲)相符,但高齡學員占比略高,需關注其技能適應性母嬰護理 。90后、00后有進入母嬰服務行業趨勢,占17%。
02. 學歷水平
初中及以下:32人(68%)
高中/中專:7人(15%)
大專:4人(8.8%)
本科:3人(6.4%)
特點:學歷結構偏低,但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15.2%,略高于全國母嬰護理行業平均水平(約12%)母嬰護理 。
4. 人員類別
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41人(87%)
城鎮登記失業人員:6人(13%)
特點:農村勞動力占絕對主體,與《湖南省鄉村人才振興行動計劃》中“引導農村勞動力向家政服務業轉移”的政策方向一致母嬰護理 。
5. 就業方式
靈活就業:21人(44.6%)
要求推薦就業:26人(55.4%)
特點:推薦就業需求略高于靈活就業,體現學員對穩定崗位的偏好,與《湖南省地方標準(DB43/T 1228-2016)》中“鼓勵簽訂長期服務合同”的要求相呼應母嬰護理 。
6. 心理薪酬預期
3500-4500元/月:7人(15%)
4500-6000元/月:24人(51%)
8000元以上/月:3人(6%)
未明確:13人(28.9%)
特點:主流預期為4500-6000元,略低于長沙市母嬰護理員實際薪資中位數(約6000-8000元),表明因就業壓力與目前的經濟形勢讓勞動者降低了薪資預期母嬰護理 。
7. 擬就業區域
長沙市市內:26人(53.3%)
其母嬰護理 他地區:21人(46.7%)
特點:超半數學員傾向本地就業,反映城市母嬰服務需求旺盛,但需關注縣域市場潛力母嬰護理 。
二、行業趨勢與政策對析
1. 政策驅動下的市場需求增長
政策背景:根據《湖南省婦女發展規劃(2021-2025年)》,到2025年,全省母嬰護理服務覆蓋率需達到90%,催生年均新增崗位超2萬個母嬰護理 。
數據匹配:學員推薦就業需求占比53.3%,與政策導向的規范化、職業化方向契合,但需加強校企合作以精準對接崗位母嬰護理 。
2. 學歷提升與職業化發展
行業短板:全國母嬰護理員持證率不足60%,本批學員中僅3人擁有本科以上學歷,專業技能認證體系亟待完善、母嬰護理員文化程度有待提高母嬰護理 。
政策建議:落實《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消費擴容升級的若干措施》,推動“學歷+技能證書”雙軌制培養,鼓勵職業院校開設母嬰護理專業母嬰護理 。
3. 靈活就業與權益保障
行業痛點:靈活就業占比46.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約35%),可能存在社保缺失、職業穩定性低等問題母嬰護理 。
政策導向:參照我省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辦法,建議為靈活就業學員提供社保代繳補貼,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母嬰護理 。
4. 區域均衡與基層服務下沉
市場現狀:長沙市母嬰護理服務集中于城區,縣域市場供需失衡母嬰護理 。
政策建議:結合《湖南省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引導學員向縣域分流,并通過“社區母嬰服務站”模式擴大服務覆蓋母嬰護理 。
三、結論與建議
1. 優化培訓體系
增設“新生兒急救”“科學喂養”等實操課程,提升高齡學員技能適應性母嬰護理 。
引入“1+N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推動學員持證上崗,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母嬰護理 。
2. 深化校企合作
聯合長沙市內月子中心、婦幼保健院建立“就業直通車”,縮短學員上崗周期母嬰護理 。
針對高學歷學員(本科及以上),定向輸送至管理崗或培訓師崗位母嬰護理 。
3. 強化政策支持
落實《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建立母嬰護理員信用檔案,提升消費者信任度母嬰護理 。對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的企業,按《湖南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給予崗位補貼。
4. 推動區域均衡
鼓勵學員赴縣域就業,配套提供住房補貼與交通津貼,緩解城區就業集中壓力母嬰護理 。